专利摘要:
一種縱型百葉窗、吊架軌條及吊架軌條的製造方法,該縱型百葉窗係具備有兩端部可旋轉地支撐於吊架軌條(1)兩端部之軸(4)、可移動地支撐於吊架軌條(1)且插通有軸(4)而在簾片(3)的折疊操縱時會連同領先(引導)滑輪(2a)一起被輸送至簾片折疊方向之防震部(8)、以及將防震部(8)保持在阻止軸(4)撓曲的支撐位置處之擋塊(10,11)。擋塊(10,11)係設置於吊架軌條(1)的側邊以外。
公开号:TW201303135A
申请号:TW101119035
申请日:2012-05-29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Eiji Kawai
申请人:Tachikawa Blind Mfg;
IPC主号:E06B9-00
专利说明:
縱型百葉窗、吊架軌條及吊架軌條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吊架軌條內具有能夠抑制簾片驅動軸振動的防震部之縱型百葉窗。
縱型百葉窗係從可移動地支撐在吊架軌條內之多個滑輪分別垂下並支撐有簾片,各滑輪係插通有在吊架軌條內可旋轉地受到支撐之角度調節軸。然後,藉由操縱裝置的操縱來旋轉角度調節軸後,各簾片便會以相同相位轉動。
又,各滑輪係藉由操縱裝置的操縱而在吊架軌條內被輸送,則各簾片便會沿著吊架軌條被拉開或折疊。
這類縱型百葉窗在折疊各簾片時,角度調節軸會成為僅由吊架軌條的兩端部來加以支撐之狀態。如此一來,於吊架軌條的長邊方向中間部處,角度調節軸便會因自重而發生撓曲,而在之後的簾片拉開操縱時,滑輪的輸送操縱所需之操縱力會增加,或者是會伴隨著角度調節軸的旋轉而產生噪音。
於是,便提出一種具備有當折疊簾片時,能夠支撐角度調節軸的中間部之防震部之縱型百葉窗。
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縱型百葉窗,其係具備有能夠轉動操縱簾片之轉動軸,與藉由導引軌條的中間部來等間隔地支撐用以進行簾片輸送操縱的螺桿(screw rod)之間隔保持組件。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昭57-55917號公報
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縱型百葉窗係在簾片的折疊操縱時,為了使間隔保持組件移動並保持在特定位置處,在導引軌條的對向內側面的特定位置處有釘子突出成為擋塊(stopper),而藉由該一對的釘子來將間隔保持組件保持在特定位置處。
但是,將該擋塊組裝於導引軌條時,必須在導引軌條的前後兩側面開設多個供釘子打入之孔洞,接著再將釘子分別打入該孔洞。
於是,擋塊的組裝作業便相當煩雜,且零件數量會增加而導致成本增加。又,由於釘子的頭會露出在導引軌條側面,故有損害導引軌條美觀之問題。
又,為了將位在遠離導引軌條長邊方向位置處的釘子以相同高度打入,若在導引軌條的外側面設置延伸於水平方向之定位溝,則會有導引軌條設計上的限制增加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少用以將防震部保持在吊架軌條的特定位置處之擋塊的零件數量,且提高吊架軌條美觀之縱型百葉窗。
本發明提供一種縱型百葉窗,其具備:軸部,其兩端部係可旋轉地支撐於吊架軌條兩端部;防震部,係可移動地支撐於該吊架軌條且插通有該軸部,而在簾片的折疊操縱時會連同領先(引導)滑輪一起被輸送至簾片折疊方向;及擋塊,係將該防震部保持在阻止該軸部撓曲之支撐位置處。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側邊以外。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一個該擋塊來將該防震部保持在該角度調節軸的支撐位置之卡止部。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上邊。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側邊上方所形成之肩部。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下邊。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從該吊架軌條上邊沿著該吊架軌條長邊方向斜向地突出,該卡止部係具有抵接於該擋塊的斜面且撓曲而越過該擋塊之彈性。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對該吊架軌條,施予切折加工來形成該擋塊。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於該吊架軌條長邊方向設置有複數個擋塊,並且各擋塊自該吊架軌條內面起的突出高度係形成為至少2種相異高度,該吊架軌條係可移動地支撐有複數防震部,該各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該擋塊的任一者來使該防震部停止在複數相異支撐位置處之卡止部。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以不同長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而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突出高度相異的任一擋塊之卡止部。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以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而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突出高度相異的任一擋塊之卡止部。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以不同長度及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而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突出高度相異的任一擋塊之卡止部。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複數地列設於吊架軌條前後方向,且各列係分別設置有突出高度相異的複數擋塊。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設置於將該軸部於長度方向等分之位置處。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設置有複數個防震部,而使卡合於該各防震部之該擋塊,位在該軸部正上方相當於該軸部直徑的寬度範圍內。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吊架軌條,其係具備在簾片的折疊操縱時將防震部保持在軸部的支撐位置之擋塊。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側邊以外。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藉由切折加工來形成該擋塊。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於該吊架軌條長邊方向設置有複數個擋塊,並且各擋塊自該吊架軌條內面起的突出高度,係形成為至少2種相異高度。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以不同長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以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以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以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係以不同長度及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以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
本發明其中一樣態中,該擋塊係複數地列設於吊架軌條前後方向,且各列係分別設置有突出高度相異的複數擋塊。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縱型百葉窗之吊架軌條的製造方法。於該製造方法中,係對吊架軌條的側邊以外施予切折加工來形成防震部的擋塊。
依據本發明,可減少用以將防震部保持在吊架軌條特定位置處之擋塊的零件數量,且可提高吊架軌條的美觀。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依照圖式來加以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化第一實施形態。圖1所示之縱型百葉窗係於吊架軌條1(hanger rail)可移動地支撐多個滑輪(runner)2及領先(引導)滑輪(lead runner)2a,且分別自該滑輪2,2a可轉動地垂下並支撐簾片(slat)3。該領先滑輪2a在圖1中,係相對於其他滑輪2而位在吊架軌條1的最右端側。
配設於該吊架軌條1內之角度調節軸4,其兩端部係可旋轉地支撐在吊架軌條1兩端部,且插通該各滑輪2,2a。
該吊架軌條1左端係組裝有操縱裝置5,而從該操縱裝置5垂下並支撐操縱桿6。然後,藉由操縱桿6的操縱來旋轉該角度調節軸4,則隨著角度調節軸4的旋轉,各簾片3便會透過各滑輪2,2a內的螺桿(worm)機構而以相同相位轉動。
從該操縱裝置5垂下有環狀操縱拉繩7,該操縱拉繩7可在該吊架軌條1內循環地抽拉旋繞。然後,在吊架軌條1內抽拉旋繞之操縱拉繩7的一邊係組裝在該領先滑輪2a。
藉由上述結構,藉由操縱自該操縱裝置5垂下的操縱拉繩7,則領先滑輪2a便會沿著吊架軌條1移動。然後,當領先滑輪2a移動至箭頭A方向後,後續的滑輪2會等間隔地依序被拉開。又,當領先滑輪2a移動至箭頭B方向後,後續的滑輪2便會被領先滑輪2a依序推回,而折疊在吊架軌條1左端側。
於是,此實施形態之縱型百葉窗係顯示將簾片3從吊架軌條1左端側朝右端側往箭頭A方向拉開,或將簾片3從吊架軌條1右端側朝左端側往箭頭B方向折疊之單開型。
當該領先滑輪2a移動至吊架軌條1右端側之狀態下,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會被保持在領先滑輪2a的前端面。此狀態下,領先滑輪2a與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係藉由後述磁石而相互吸附。
該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係構成防止角度調節軸4的撓曲之防震裝置,當折疊簾片3時,會被保持在將角度調節軸4全長3等分之位置處,來保持角度調節軸4的撓曲。
此外,若角度調節軸4的長度較短,而能夠以1個防震部來充分防止撓曲之情況,則藉由切折加工而只在吊架軌條1中央部的1個部位處形成擋塊。又,若角度調節軸4的長度較長,而以3個以上防震部來等間隔地支撐角度調節軸4之情況,則於吊架軌條1等間隔地且於前後方向相互錯開之位置處設置與防震部相同數量的擋塊。然後,防震部只要設置有能夠卡合於各擋塊的任一者之卡止部即可。
接下來,說明防震裝置的具體結構。該吊架軌條1係由鋁擠壓型材料所形成,如圖2及圖3所示,其上邊係藉由沖壓機來對該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施予細長切折加工,而於2個部位處形成有2個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
該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的前端係朝向該吊架軌條1右端側(亦即簾片3的拉開側)斜向地突出之切折加工片。該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於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上的加工位置為,第一擋塊10係位在從吊架軌條1左端側相隔吊架軌條1全長之1/3左右的距離之位置處,而第二擋塊11係位在從吊架軌條1右端側相隔吊架軌條1全長之1/3左右的距離之位置處。
又,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的位置係形成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即圖6中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錯開之位置處,第一擋塊10係形成於接近吊架軌條1的後側邊之位置處。然後,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係在角度調節軸4上方處,而以相當於角度調節軸4的直徑之寬度範圍內所形成。
如圖5及圖7所示,該第一防震部8的殼體12係藉由具彈性之合成樹脂,而形成為厚度較該滑輪2的殼體要薄之直方體狀。該殼體12前後兩側係形成有導引突部14,其中該導引突部14係支撐在分別形成於該吊架軌條1兩側的內側面之一對肋條(rib)13間。又,該殼體12的下面係形成有卡合於該吊架軌條1之開口部兩側的肋條15之段差16。
然後,第一防震部8會被導引至吊架軌條1的肋條13,15,便可在吊架軌條1內移動。
磁石17係在露出狀態下嵌合於該第一防震部8之殼體12的左右方向側面,亦即防震部之移動方向兩側面的中央部。然後,藉由磁石17的吸附力,第一防震部8便可被吸附在位在其移動方向兩側之第二防震部9與該領先滑輪2a。
該殼體12係於該磁石17側邊形成有可供該角度調節軸4插通之插通孔18。然後,第一防震部8便可以插通孔18來支撐角度調節軸4、且同時在吊架軌條1內移動。
該殼體12的上面,於該插通孔18上方位置處,詳細而言,為較插通孔18中心要稍微靠近吊架軌條1內側面側處,係形成有朝上方突出之第一卡止部19,該第一卡止部19係卡合於該第一擋塊10。換言之,該第一擋塊10係形成為當第一防震部8在吊架軌條1內移動時會位在第一卡止部19的移動軌跡上。
如圖4及圖6所示,該第二防震部9除了形成於殼體20上部之第二卡止部21以外,係與第一防震部8為相同結構。與第一防震部8相同的結構部分則賦予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然後,第二防震部9係能夠以插通孔18來支撐角度調節軸4、且同時在吊架軌條1內移動。
該第二防震部9的第二卡止部21係使自殼體20一側延伸之支撐片22的前端朝上方彎折,而突出至與該第一卡止部19相同高度。該第二卡止部21係形成為在該插通孔18上方位置處,詳細而言,為較插通孔18中心要稍微靠近殼體20的中央側處朝上方突出,該第二卡止部21係卡合於該第二擋塊11。換言之,該第二擋塊11係形成為當第二防震部9在吊架軌條1內移動時,會位在第二卡止部21的移動軌跡上。
又,該第二卡止部21係透過支撐片22而彈性地支撐在殼體20,當從吊架軌條1左端側抵接於該第二擋塊11的斜面時,便會如圖8所示般地撓曲而越過第二擋塊11。
此實施形態中,由於可將第二防震部9從吊架軌條1右端側插入來加以組裝,因此不需具有彈性地支撐第二卡止部21之功能。於是,便與第一防震部8的第一卡止部19同樣地,可從殼體20上面朝上方突出。
接下來,說明上述方式構成之縱型百葉窗的作用。
以下說明該縱型百葉窗的組裝順序。首先,將經塗裝或包覆加工後的長條狀吊架軌條材料依訂做尺寸切斷。接著,預先在依訂做寬度設定的特定位置處進行特定次數上述切折加工。
接著,將插入或固定有操縱拉繩7之滑輪2及領先滑輪2a與防震部從吊架軌條1端部插入後,插入角度調節軸4,再使操縱裝置5及端部蓋等嵌合於吊架軌條1。然後,將操縱拉繩7調整成可在吊架軌條1內循環,則吊架軌條便會形成有組裝了所需零件之附零件的軌條組裝體。
透過安裝架(bracket)或直接將該附零件軌條組裝體固定在安裝面,使簾片垂下並支撐在各滑輪,再以底部拉繩(bottom cord)來將各簾片連結。如此便完成縱型百葉窗的設置。
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在該縱型百葉窗的組裝時,係從吊架軌條1右端插入至吊架軌條1內,而如圖1所示般地成為吸附在領先滑輪2a之狀態。
當領先滑輪2a被輸送至吊架軌條1右端側而拉開簾片3時,則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便會如圖9所示般地吸附在領先滑輪2a。
由此狀態,當領先滑輪2a被輸送至箭頭B方向來使簾片3折疊在吊架軌條1左端側時,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首先會連同領先滑輪2a一起被輸送。
接著,當第二防震部9到達第二擋塊11的位置後,第二防震部9的第二卡止部21會卡合於第二擋塊11,而自第一防震部8抽離,成為於該位置處支撐角度調節軸4之狀態。
接著,領先滑輪2a會更進一步地往相同方向被輸送,當第一防震部8到達第一擋塊10的位置後,第一防震部8的第一卡止部19會卡合於第一擋塊10,而自領先滑輪2a抽離,成為於該位置處支撐角度調節軸4之狀態。然後,當領先滑輪2a被輸送至吊架軌條1左端附近後,簾片3便會折疊在吊架軌條1左端側。
此時,如圖10所示,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會被保持在將角度調節軸4全長3等分之位置處,而成為可轉動地支撐角度調節軸4之軸承。
由此狀態,當領先滑輪2a被輸送至吊架軌條1右端側後,後續的滑輪2會等間隔地依序被拉開而拉開簾片3。當領先滑輪2a抵接於第一防震部8後,第一防震部8便會吸附在領先滑輪2a,而連同領先滑輪2a一起被輸送。
更進一步地,當領先滑輪2a被輸送至相同方向而抵接於第二防震部9後,第二防震部9會吸附在第一防震部8,而連同領先滑輪2a及第一防震部8一起被輸送。如此一來,簾片3便會被拉開,且領先滑輪2a與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會被輸送至吊架軌條1右端側。
上述方式構成的縱型百葉窗可獲得以下優點。
(1)將簾片3折疊在吊架軌條1左端側時,可使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位在將角度調節軸4全長等分之位置處,來加以支撐角度調節軸4。從而可防止角度調節軸4因自體重量而發生撓曲(彎折)。
(2)由於將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保持在特定位置處之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係設置在吊架軌條1的上邊,因此可防止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露出至室內。從而可提高吊架軌條1的美觀。
(3)藉由對吊架軌條1的上邊進行切折加工,可容易形成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且可減少零件數量並降低成本。
(4)可以一個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來使第一及第二防震部8,9分別停止在角度調節軸4的支撐位置。於是,只要形成與防震部相同數量的擋塊即可,從而可簡化擋塊的形成步驟,並降低製造成本。
(5)由於第一及第二擋塊10,11係位在角度調節軸4上方處之相當於角度調節軸4直徑的寬度範圍內,故縱使是使防震部8,9卡合於一個擋塊10,11來使其停止,而仍不會在防震部8,9產生以角度調節軸4為中心的水平方向的旋轉力。從而可防止角度調節軸4與插通孔18的摩擦力增加。 (第二實施形態)
圖11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顯示將簾片從吊架軌條的長邊方向中央部,朝向兩端部折疊之雙開型縱型百葉窗所使用的吊架軌條。
圖11所示之吊架軌條1係藉由切折加工,來使第三及第四擋塊31,32朝向相互對向之方向而形成於將吊架軌條1的全長(亦即將該角度調節軸4的全長)大致3等分之位置處。
雙開型縱型百葉窗當拉開簾片時,2個領先滑輪會被輸送至吊架軌條1的長邊方向中央部,該領先滑輪會朝吊架軌條1兩端部被輸送,而使得簾片折疊在吊架軌條1的兩端部。
針對上述般的雙開型吊架軌條1,防震部在簾片的折疊操縱時會連同領先滑輪一起從吊架軌條1中央部朝兩端部被輸送,而卡合保持在第三及第四擋塊31,32。
此實施形態之防震部必須在附零件軌條組裝體的組裝步驟中,從吊架軌條1的任一端被輸送至第三及第四擋塊31,32之間。於是,便使用第一實施形態的第二防震部9,而如圖8所示般地,使第二卡止部21撓曲且同時越過第3或第四擋塊31,32,而被輸送至第三擋塊31與第四擋塊32之間。
又,此實施形態中,由於係將防震部從吊架軌條1的長邊方向中央部朝兩端部輸送,因此不須使第三擋塊31與第四擋塊32的位置在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即圖8中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錯開。
上述方式所構成之雙開型縱型百葉窗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的優點。 (第三實施形態)
圖12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顯示使用二根操縱桿來將簾片從吊架軌條1兩端朝向長邊方向中央部折疊之雙桿縱型百葉窗所使用的吊架軌條。
圖12所示之吊架軌條1係藉由切折加工而於將吊架軌條1的全長(即該角度調節軸4的全長)大致5等分之位置處形成有第五~第八擋塊41~44。
第五及第六擋塊41,42係經切折加工而朝吊架軌條1的左端側突出,第七及第八擋塊43,44係經切折加工而朝吊架軌條1的右端側突出,且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形成為其位置在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上相互錯開。
然後,各領先滑輪係吸附有與該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防震部,而在將該領先滑輪從吊架軌條1的端部側朝向長邊方向中央部輸送來折疊簾片時,各防震部會依序卡合於第五及第六擋塊41,42或第七及第八擋塊43,44。然後,於該位置處可轉動地支撐角度調節軸4。
上述方式所構成之雙桿縱型百葉窗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的優點。 (第四實施形態)
圖13係顯示第四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從吊架軌條1上邊打入釘子而形成第九及第十擋塊45,46。此第九及第十擋塊45,46係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設置在將吊架軌條1全長3等分之位置處,且形成於吊架軌條1之前後方向中央部的兩側。
卡合於第九及第十擋塊45,46之防震部係使用具有自殼體一側延伸於水平方向而卡合於第九擋塊45的卡止部48之防震部47,與具有自殼體中央部延伸於水平方向而卡合於第10擋塊46的卡止部49之防震部50。
藉由上述結構,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優點(1)(2)(4)同樣的優點。 (第五實施形態)
圖14係顯示第五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與第四實施形態同樣地,從吊架軌條1上邊打入釘子而形成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51,52。
此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51,52係設置於將吊架軌條1全長3等分之位置處,且形成於吊架軌條1之前後方向中央部的兩側。又,第十一擋塊51係形成於接近吊架軌條1的前後方向中央部之位置處,第十二擋塊52係形成於接近吊架軌條1的側邊之位置處。
卡合於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51,52之防震部係使用具有自殼體一側延伸於水平方向而卡合於第十一擋塊51的卡止部54之防震部53,與具有自殼體中央部延伸於水平方向而卡合於第十二擋塊52的卡止部55之防震部56。
藉由上述結構,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優點(1)(2)(4)同樣的優點。 (第六實施形態)
圖15係顯示第六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於朝向吊架軌條1側邊上部的斜上方而形成為斜面狀之肩部形成有第九及第十擋塊145,146。此第九及第十擋塊145,146係設置於將吊架軌條1全長3等分之位置處,且形成於上下方向相互錯開之位置處。
卡合於第九及第十擋塊145,146之防震部係使用具有自殼體一側卡合於第九及第十擋塊145,146的卡止部148之防震部147,與具有僅卡合於位在下方之第10擋塊146的卡止部之防震部(未圖示)。
藉由上述結構,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優點(1)(2)(3)同樣的優點。 (第七實施形態)
圖16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於吊架軌條1的下邊形成有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151,152。此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151,152係設置於將吊架軌條1全長3等分之位置處,且形成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上相互錯開之位置處。
卡合於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151,152之防震部係使用具有自殼體底邊卡合於第十一及第十二擋塊151,152的卡止部153之防震部154,與具有僅卡合於第十二擋塊152的卡止部之防震部(未圖示)。
藉由上述結構,可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所獲得之優點(1)(2)(3)同樣的優點。 (第八實施形態)
圖17~圖20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顯示一種縱型百葉窗的吊架軌條,其具備有當簾片折疊時能夠使最多5個防震部卡止於特定位置處之擋塊。
吊架軌條1係於將吊架軌條1全長6等分之位置處形成有5個擋塊61~65。該擋塊61~65係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為朝向吊架軌條1右端側(即簾片3的拉開側)斜向地突出之切折加工片,且分別以相同角度(此實施形態中為45度)經切折加工。
該擋塊61,62的長度係形成為較擋塊63~65的長度要短。
如圖18(c)~(e)所示,該擋塊63~65係形成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即圖18的左右方向)上相異位置處,擋塊65係形成於最靠近吊架軌條1中央側。
又,如圖18(a)(c)所示,擋塊62與擋塊65係形成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上相同位置處。
同樣地,如圖18(b)(d)所示,擋塊61與擋塊64係形成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上相同位置處。
針對上述方式構成的吊架軌條1,準備具備有能夠卡合於任一擋塊61~65的相異卡止部之5種防震部。然後,當簾片折疊時,隨著領先滑輪的移動來使防震部依序卡合於擋塊61~65後,各防震部便會被保持在將吊架軌條1全長6等分之位置處。
上述方式構成的縱型百葉窗可獲得下述優點。
(1)將簾片折疊在吊架軌條1左端側時,可使防震部位在將角度調節軸全長6等分之位置處,來加以支撐角度調節軸。於是,縱使吊架軌條1及支撐在該吊架軌條1之角度調節軸4較長的情況,仍可防止角度調節軸4因自重而發生撓曲。
(2)由於擋塊61~65係設置在吊架軌條1的上邊,因此可防止擋塊61~65露出至室內。從而可提高吊架軌條1的美觀。
(3)由於係使擋塊61,62與擋塊63~65為相異長度,亦即從吊架軌條1上邊朝下方突出之突出高度相異,因此只要準備具備有能夠對應於各擋塊的卡止部之防震部,便可以多個防震部來支撐角度調節軸4。
(4)由於係將長度較長之擋塊63~65當中的一個與長度較短之擋塊61,62當中的一個,列狀地複數列配設在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上相同位置處,故可將多個擋塊配設在吊架軌條1的上邊,而以移動位置會受到各擋塊的限制之多個防震部來支撐角度調節軸。於是,縱使是吊架軌條1及支撐在該吊架軌條1之角度調節軸4較長的情況,仍可防止角度調節軸4因自體重量而發生撓曲。
(5)當吊架軌條1較圖17所示狀態要短的情況,亦可如圖19所示般地於吊架軌條1形成上述擋塊62與擋塊63~65,而以4個防震部來支撐角度調節軸4。
(6)當吊架軌條1較圖19所示狀態要更短的情況,亦可如圖20所示般地於吊架軌條1形成上述擋塊63~65,而以3個防震部來支撐角度調節軸4。 (第九實施形態)
圖21係顯示第九實施形態。第八實施形態雖係於吊架軌條1形成長度相異的擋塊而可對應於多個防震部,但此實施形態係以不同角度的切折加工來形成擋塊,故仍可獲得同樣的優點。
如圖21所示,擋塊68,69與擋塊70~72的切折角度相異。擋塊70~72係與該第六實施形態同樣地相對於吊架軌條1的上邊而呈45度的切折角度。
擋塊68,69係相對於吊架軌條1的上邊而以大約30度的切折角度形成為與擋塊70~72相同長度。於是,擋塊68,69從吊架軌條1上邊的突出高度便會低於擋塊70~72的突出高度。然後,擋塊68,69的突出高度係形成為與第八實施形態之擋塊61,62的突出高度相等。
藉由上述結構,若使用與第八實施形態同樣的防震部,則可獲得與第八實施形態同樣的優點。
又,藉由長度與角度皆相異之切折加工,便亦可如上所述般地形成突出高度相異的擋塊。 (第十實施形態)
圖22~圖28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顯示使設置於防震部且抵接於擋塊之卡止部相對於防震部的殼體而為個別的個體,且能夠進行位置調節來加以組裝,並將具有第八或第九實施形態所示的擋塊使用於吊架軌條1之較佳防震部。
圖22所示之防震部75及圖27所示之防震部77係可移動地支撐在吊架軌條1內,且相較於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防震部8,9,角度調節軸4的插通位置係位在下方,且殼體76上面與吊架軌條1上邊的間隔係形成為較大。然後,殼體76係形成有角度調節軸4的插通孔86,以及供用以輸送簾片3之輸送軸插通(插置)的插通孔87。
於該吊架軌條1的上邊,3個上述擋塊63,64,65係形成於前後方向及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上相互錯開之位置處。又,如圖27及圖28所示,上述擋塊61,62係形成於與上述擋塊64,65在前後方向為相同位置,但在吊架軌條1的長邊方向則相互錯開之位置處。
於該防震部75的殼體76上面,該擋塊61~65下方位置處係組裝有卡止組件80。詳細說明於下。如圖23所示,殼體76的上面係沿著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而等間隔地並排設置有3條安裝溝81。該安裝溝81係形成為其剖面形狀愈往下方則愈寬廣之形狀,且於吊架軌條1的長邊方向一側(詳細而言,為簾片的折疊方向)及上方具有開口。
該卡止組件80係由具彈性之合成樹脂而形成為彎折成曲柄(crank)狀之形狀,其下邊係形成有可嵌合於該殼體76的安裝溝81之2個突條82。然後,便可從側邊插入突條82而嵌合於安裝溝81的相鄰任2個安裝溝81。
該卡止組件80的上邊前端部係朝上方彎折而形成有卡止部83。然後,如圖22、圖24及圖25所示,藉由改變該突條82相對於安裝溝81的安裝位置,以及將卡止組件80的安裝方向置換成前後方向(圖22中的左右方向),便可選擇使該卡止部83卡合於該擋塊63~65的何者。
該防震部77係在與該防震部75共通之殼體76上面組裝有卡止組件84。如圖26所示,該卡止組件84的上邊係朝向斜上方延伸設置,卡止部85係形成於較該卡止組件80的卡止部83要高之位置處。其他結構則與上述卡止組件80相同。
然後,如圖27及圖28所示,藉由改變卡止組件84的突條82相對於安裝溝81之安裝位置,便可選擇使該卡止部85卡合於該擋塊61,62中的何者。
於是,便可使用防震部75,77來形成能夠對應於具有第八實施形態的5個擋塊61~65之吊架軌條1或具有第九實施形態的5個擋塊68~72之吊架軌條1之5種防震部。
又,該卡止組件80,84可藉由其彈性來使卡止部83,85朝下方撓曲。於是,當組裝時,便亦可從吊架軌條1左端側將防震部75,77插入至吊架軌條1內,且越過例如各擋塊61~65的斜面而移動至吊架軌條1右端側。
具備上述方式構成的防震部75,77之縱型百葉窗,除了第一實施形態可獲得的優點以外,亦可獲得下述優點。
(1)藉由改變卡止組件80,84相對於殼體76的安裝溝81之安裝位置,便可使用共通的殼體76、卡止組件80及卡止組件84來形成能夠對應於擋塊61~65或擋塊68~72之5種防震部75。於是,由於可使用共通的零件,來形成能夠對應於自吊架軌條1起之突出高度與突出位置相異的多種擋塊之防震部,故可減少防震部的零件數量。
(2)可將防震部75,77使用於角度調節軸4與輸送簾片之輸送軸,係可旋轉地被支撐在吊架軌條1之縱型百葉窗。 (第十一實施形態)
圖29係顯示第十一實施形態。第十實施形態係藉由改變卡止組件80,84相對於防震部75的殼體76之安裝位置,來形成能夠對應於以相異位置及相異突出高度形成的複數擋塊61~65之防震部75,77,但此第十一實施形態係藉由使卡止組件相對於殼體滑動,而能夠對應於複數擋塊。
如圖29所示,於防震部的殼體91上面,導引溝92係可滑動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而支撐在卡止組件93。導引溝92的開口邊緣係形成有以3個部位來定位並保持卡止組件93之凹部94,卡止組件93係形成有彈性地卡合於凹部94之突部(未圖示)。卡止組件93的上面係設置有抵接於吊架軌條1的擋塊之卡止部95。
該卡止組件93係準備卡止部95的高度相異之2種卡止組件,以便能夠對應於不同突出高度的擋塊61~65。
上述方式構成的防震部由於可在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3階段地調整卡止組件93的位置,故只要插入至第八實施形態的吊架軌條1,便可形成能夠對應於擋塊61~65之5種防震部。 (第十二實施形態)
圖30係顯示第十二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將可旋轉地支撐在殼體91之螺軸96螺合於卡止組件97,而藉由螺軸96的旋轉操縱來使卡止組件97可相對於殼體91而滑動操縱於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
該卡止組件97係準備卡止部98的高度相異之2種卡止組件,以便能夠對應於不同突出高度的擋塊61~65。
上述方式構成的防震部可在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調整卡止組件97的位置,故只要插入至第八實施形態的吊架軌條1,便可形成能夠對應於擋塊61~65之5種防震部。 (第十三實施形態)
圖31係顯示第十三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係使卡止部99的基端部可轉動地支撐在防震部的殼體,而可使卡止部99的前端部朝吊架軌條1前後方向轉動來進行位置調節。
上述方式構成的防震部可在吊架軌條1的前後方向調整卡止部99的轉動位置,故只要插入至第八實施形態的吊架軌條1,便可形成能夠對應於擋塊63~65之3種防震部。
又,藉由改變卡止部99的長度,則亦可對應於擋塊61,62。 (第十四實施形態)
圖32~圖34係顯示第十四實施形態。此實施形態為圖15及圖16所示結構的其他實施例,其係顯示將藉由切折加工而形成之擋塊形成於吊架軌條1的上邊及側邊以外之情況。
圖32係顯示將釘子打入位在吊架軌條1側邊上方的肩部102而形成之擋塊101係設置在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的特定位置處。然後,係形成為能夠以相對於防震部103而從斜上方延伸設置之擋塊101的前端來卡止防震部103。擋塊101亦可藉由切折加工而形成。
圖33係顯示打入釘子而形成之擋塊104,105係藉由位在吊架軌條1兩側的側邊上方之肩部102,106而設置在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的特定位置處。然後,擋塊104,105係相對於防震部103而從兩側的斜上方延伸設置,而形成為能夠以之擋塊104,105的前端來卡止防震部103。擋塊104,105亦可藉由切折加工而形成。
圖34係顯示藉由切折加工來使從吊架軌條1一側的內側面朝內側延伸於水平方向之水平片107朝下方突出的擋塊108係形成於吊架軌條1長邊方向的特定位置處。然後,係形成為能夠以擋塊108的前端來卡止防震部103。
又,吊架軌條1的上邊係形成有可供在擋塊108的形成位置處對水平片107施予切折加工的治具插入之透孔109。
藉由上述結構,便可將擋塊101,102,105,108設置在吊架軌條1的上邊以外,來將防震部103保持在特定位置處。又,擋塊不會露出至吊架軌條1外側面,故可提高吊架軌條1的美觀。
上述實施形態亦可以下述樣態來實施。
‧亦可僅以上述各實施形態之防震部來支撐可旋轉地被支撐在吊架軌條內來輸送日射遮蔽材之輸送軸。
‧第一~第三實施形態中,亦可使各擋塊為從吊架軌條外打入之釘子。
‧第一實施形態中,亦可配合角度調節軸的全長,而使擋塊與防震部為3個或5個以上。
1‧‧‧吊架軌條
2‧‧‧滑輪
2a‧‧‧領先(引導)滑輪
3‧‧‧簾片
4‧‧‧軸(角度調節軸)
5‧‧‧操縱裝置
6‧‧‧操縱桿
7‧‧‧操縱拉繩
10,11,31,32,41~46,51,52,61~65,68~72,101,104,105,108,145,146,151,152‧‧‧擋塊
8,9,47,50,53,56,75,77,103,147,154‧‧‧防震部
12,20,76,91‧‧‧殼體
13,15‧‧‧肋條
14‧‧‧導引突部
16‧‧‧段差
17‧‧‧磁石
18,86,87‧‧‧插通孔
19,21,48,49,54,55,83,85,95,98,99,148,153‧‧‧卡止部
22‧‧‧支撐片
80,84,97,93‧‧‧卡止組件
81‧‧‧安裝溝
82‧‧‧突條
92‧‧‧導引溝
94‧‧‧凹部
96‧‧‧螺軸
102,106‧‧‧肩部
107‧‧‧水平片
109‧‧‧透孔
圖1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縱型百葉窗之正面圖。
圖2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剖視圖。
圖4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第二防震部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第一防震部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第二防震部與擋塊之剖視圖。
圖7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第一防震部與擋塊之剖視圖。
圖8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第二防震部的動作之剖視圖。
圖9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的作用之剖視圖。
圖10係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的作用之剖視圖。
圖11係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剖視圖。
圖12係顯示第三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剖視圖。
圖13係顯示第四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之剖視圖。
圖14係顯示第五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之剖視圖。
圖15係顯示第六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之剖視圖。
圖16係顯示第七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之剖視圖。
圖17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剖視圖。
圖18(a)~(e)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剖視圖。
圖19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的其他範例之剖視圖。
圖20係顯示第八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的其他範例之剖視圖。
圖21係顯示第九實施形態之吊架軌條之剖視圖。
圖22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之側視圖。
圖23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防震部之分解立體圖。
圖24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的作用之側視圖。
圖25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的作用之側視圖。
圖26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防震部的其他範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27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其他範例的防震部與擋塊的作用之側視圖。
圖28係顯示第十實施形態之其他範例的防震部與擋塊的作用之側視圖。
圖29係顯示第十一實施形態之防震部之俯視圖。
圖30係顯示第十二實施形態之防震部之俯視圖。
圖31係顯示第十三實施形態之防震部之側視圖。
圖32係顯示第十四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之側視圖。
圖33係顯示第十四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的其他範例之側視圖。
圖34係顯示第十四實施形態之防震部與擋塊的其他範例之側視圖。
1‧‧‧吊架軌條
2‧‧‧滑輪
2a‧‧‧領先(引導)滑輪
3‧‧‧簾片
4‧‧‧軸(角度調節軸)
5‧‧‧操縱裝置
6‧‧‧操縱桿
7‧‧‧操縱拉繩
8、9‧‧‧防震部
权利要求:
Claims (22)
[1] 一種縱型百葉窗,其包含:一軸部,其兩端部係可旋轉地支撐於一吊架軌條兩端部;一防震部,係可移動地支撐於該吊架軌條且插通有該軸部,而在一簾片的折疊操縱時,會連同一領先滑輪一起被輸送至簾片的折疊方向;及一擋塊,係將該防震部保持在阻止該軸部撓曲的一支撐位置處;其特徵為,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側邊以外。
[2] 如請求項第1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一個該擋塊,供將該防震部保持在該軸部的支撐位置之一卡止部。
[3] 如請求項第2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上邊。
[4] 如請求項第2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側邊上方所形成的一肩部。
[5] 如請求項第2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下邊。
[6] 如請求項第3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擋塊係從該吊架軌條上邊沿著該吊架軌條長邊方向斜向地突出,該卡止部係具有抵接於該擋塊的斜面且撓曲而越過該擋塊之彈性。
[7] 如請求項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係對該吊架軌條施予切折加工,供形成該擋塊。
[8] 如請求項第7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係於該吊架軌條長邊方向設置有複數個擋塊,並且各擋塊自該吊架軌條內面起的突出高度係形成為至少2種相異高度,該吊架軌條係可移動地支撐有複數防震部,該各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該擋塊的任一者,供使該防震部停止在複數相異支撐位置處之一卡止部。
[9] 如請求項第8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係以不同長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而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突出高度相異的任一擋塊的一卡止部。
[10] 如請求項第8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係以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而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突出高度相異的任一擋塊的一卡止部。
[11] 如請求項第8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係以不同長度及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而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該防震部係具備有卡合於突出高度相異的任一擋塊的一卡止部。
[12] 如請求項第9至11項中任一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擋塊係複數地列設於吊架軌條的前後方向,且各列係分別設置有突出高度相異的複數擋塊。
[13] 如請求項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中該擋塊係設置於將該軸部於長度方向等分的位置處。
[14] 如請求項第3項之縱型百葉窗,其係設置有複數個該防震部,而使卡合於該各防震部之擋塊位在該軸部正上方,相當於該軸部直徑的寬度範圍內。
[15] 一種吊架軌條,其係具有在一簾片的折疊操縱時將一防震部保持在一軸部的支撐位置的一擋塊;其特徵為,該擋塊係設置於該吊架軌條的側邊以外。
[16] 如請求項第15項之吊架軌條,其中係藉由切折加工,供形成該擋塊。
[17] 如請求項第16項之吊架軌條,其係於該吊架軌條長邊方向設置有複數個擋塊,並且各擋塊自該吊架軌條內面起的突出高度係形成為至少2種相異高度。
[18] 如請求項第17項之吊架軌條,其中係以不同長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供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
[19] 如請求項第17項之吊架軌條,其中係以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以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
[20] 如請求項第17項之吊架軌條,其中係以不同長度及不同角度來對該各擋塊施予切折加工,以使各擋塊的突出高度為複數種類。
[21] 如請求項第17或18項之吊架軌條,其中該擋塊係複數地列設於吊架軌條的前後方向,且各列係分別設置有突出高度相異的複數擋塊。
[22] 一種縱型百葉窗之吊架軌條的製造方法,係對一吊架軌條的側邊以外施予切折加工,供形成一防震部的一擋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472738B2|2009-01-06|Screen device
KR101441504B1|2014-09-17|분리 착탈 가능한 세그먼트 구조의 레일 프레임을 포함한 슬라이딩 방충창 설치 구조
US8209907B2|2012-07-03|Window regulator
US20190048659A1|2019-02-14|Screen device
TWI512187B|2015-12-11|Vertical blinds, hanger rails and hanger rails
JP2009221675A|2009-10-01|引戸用の上レール、及び、間仕切構造
US20070163730A1|2007-07-19|Ladder tape and bottom rail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venetian blinds
US20110247766A1|2011-10-13|Control system for cordless blinds
JP6031440B2|2016-11-24|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日射遮蔽装置のコード支持部
JP6169823B2|2017-07-26|縦型ブラインド、縦型ブラインドのハンガーレール及び縦型ブラインドのハンガーレール製造方法
JP5914185B2|2016-05-11|縦型ブラインド及び振れ止め
GB2491435A|2012-12-05|Cord controller of window covering
KR101886121B1|2018-08-08|스크린 가이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블라인드
JP6092720B2|2017-03-08|ブラインド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JP4886481B2|2012-02-29|縦型ブラインド
JP5985683B2|2016-09-06|サッシおよびサッシに網を配置して構成されるサッシ構造体
JP6306406B2|2018-04-04|高さ調整装置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
JP6454134B2|2019-01-16|シャッター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JP2008297876A|2008-12-11|シャッターユニット
JP6179950B2|2017-08-16|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5063839A|2015-04-09|ワイヤ式ウインドウレギュレータ
JP5396618B2|2014-01-22|縦型ブラインド
KR102355717B1|2022-01-25|방충망 손상 방지용 롤 방충망 장치
JP3179805U|2012-11-22|縦型ブラインド
JP6983564B2|2021-12-17|スクリーン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スクリーン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582736A|2014-02-12|
TWI512187B|2015-12-11|
WO2012165301A1|2012-12-06|
JP6042327B2|2016-12-14|
JPWO2012165301A1|2015-02-23|
CN103582736B|2016-03-16|
SG195144A1|2013-12-30|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S5248598Y2|1973-10-05|1977-11-05|||
JPS5755917Y2|1978-09-13|1982-12-02|||
JP3140379B2|1996-09-26|2001-03-05|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縦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駆動装置|
CN2656594Y|2003-10-30|2004-11-17|丽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立式百叶窗的滑匣的定位装置|
AU2007292035B2|2006-09-06|2012-04-12|Tachikawa Corporation|Blind, longitudinal blind, and lateral blind|
JP5265949B2|2008-03-24|2013-08-14|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縦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駆動装置|
CN201367846Y|2009-03-26|2009-12-23|重庆大学|一种可调式百叶窗|
CN201566881U|2009-12-05|2010-09-01|广东东通文具有限公司|抽屉式折叠盒|GB2582960B|2019-04-11|2021-12-29|Decora Blind Systems Ltd|A window/door covering arrangement|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22880||2011-05-31||
[返回顶部]